2010年3月19日星期五

巴冬小镇

转载自南洋商报
2010/03/19
●撰文/摄影:翁文豪(画家、作家)

巴冬目前多都以渔业为主,巴冬渔村无论是在清晨或黄昏都别有一番的风情,小小的繁忙中带着一番的宁静。宁静中又有一番与世无争的态度。

从麻坡沿河路南下11公里有个小镇,叫巴冬。巴冬有个别名:亚叁鱼渔村。

巴冬的真名是巴力爪哇 (Parit Jawa) 在 1866至1870 年时,巴力爪哇的前名是新村 (Kampung Baru)。

巴力爪哇名字由来

在1916年,为了提防涨潮及雨季成灾之故,一些来自印尼的爪哇人在离开海岸半公里外的地方挖了小运河。爪哇人开辟的小运河,名副其实 Parit Jawa。

记载中,巴冬小镇原是茂密的森林,第一艘载着40个人来自印尼爪哇岛的船在此停泊,带领着这些人的是哈芝查化马加里。

他们都是巴冬拓荒的先驱;他们都以种植业为主,且把这个沿海地方命名为 Kampung Baru。 据说这里土地肥沃,农作物都有很丰硕的收成。

在1916年后,这里的人口也逐渐成长,很多土地也改种成果树、榴梿、鲁古、红毛丹。来自中国的客家及福建人也选择了在此落地。

华人早年采矿

从中国南来的华人,曾经在这儿以采锡矿为生。1871年,曾采到 194 Pikul 的锡米。采矿的人都得缴10%的税。当时,所采到的锡矿都标为“ Timah Padang Johor”。

巴冬目前多都以渔业为主,巴冬渔村无论是在清晨或黄昏都别有一番的风情,小小的繁忙中带着一番的宁静。宁静中又有一番与世无争的态度。

巴冬的鱼虾新鲜不必多说,巴冬的亚叁鱼,暖了很多人的胃。远眺可见巴冬河口的海岛。这里的悠闲如马六甲海峡和暖的风,松松荡荡,洋洋慵慵。或许到渔村的亚答亭忙里偷闲,听一听在这里交流海上捕鱼的故事,人生一乐事也。

南下或北上,巴冬小镇上的十字路口是个古老的地标。

小镇兜一兜,总有一些感受让你印象一番。从Kampung Baru 到 Parit Jaya,再到另一个熟悉的名字叫巴冬。我喜欢这个渔村小镇,她简朴,平易近人;时光在这继续哼着简单的歌。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