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3日星期日

红花岗四烈士




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东山区中山二路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是温生才、林冠慈、陈敬岳、钟明光四烈士的合葬墓。1918年由林森发起募款修建,1954年重修。墓 南向,混凝土结构,呈圆形。墓前立祭台与墓碑,两侧各建一六角亭。墓道西向,前立一座四柱三门石牌坊,额篆刻红花岗四烈士墓道。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四烈士墓在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内。四烈士即温生才、林冠慈、陈敬岳、钟明光,均在辛亥革命前参加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 陈敬岳,1911年8月13日因炸广州水师提督李准,林冠慈当场牺牲,陈敬岳被捕就义。钟明光于1915年7月17日向袁世凯爪牙龙济光掷出炸弹,伤龙济 光并伤毙其卫士17人,事后被捕,惨遭焚死。1918年广州人民在其埋葬处建圆形石质合葬墓一座,1924年树立碑记,称四烈士墓。

红花岗四烈士墓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东山区中山二路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是温生才、林冠慈、陈敬岳、钟明光四烈士的合葬墓。

四烈士墓是纪念19157月因刺杀军阀龙济光而被杀害的四位反烈士温生才、林冠慈、陈敬岳、钟明光而建造。墓冢呈半球型,西边分别是休息亭,墓前置一长石板作祭台,墓正面台阶而下置有碑石碑文。墓园庄严肃穆,还有松山避雨亭,亭形古雅明快

生经白刃头方贵
  死葬红花骨亦香

  四烈士指温生才、林冠慈、陈敬岳和钟明光,他们在辛亥革命时期,因先后刺杀清政府官员而被捕牺牲。1918年广州人民在红花岗建墓合葬,称四烈 士墓。上联写烈士生前壮举。活着就要与敌人白刃拼杀,才能显示出生命的价值。白刃,锋利的刀。下联写烈士死得其所的光荣,为革命而战死,得葬红花岗胜地, 白骨也留芳后世,让世世代代的人们景仰称颂。红花,即红花岗。联语突出与敌人拼杀这一烈士英勇行为,点明死后归葬之处,切题切景。生与死、白刃与红花,对 比强烈,热情赞颂了烈士舍生取义的高尚情操。  (余心乐)

http://ds.eywedu.com/Lian/ShowArticle.asp?ArticleID=2354

建于1987年,高45米,造型是三座大山上手握枪杆直冲云霄,象征枪杆子里出政权。纪念碑上有邓小平同志的题词:广州起义烈士永垂不朽,四面有4块表现广州起义战斗过程的浮雕

钟明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钟明光(1881年-1915828),字达权,中国广东省兴宁县(今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人,中国同盟会会员。[1]

1915827日,钟明光前往广州积厚坊刺杀广东军阀龙济光,[2]未果,被捕,次日遭杀害。[3]

注释

1. ^ 广州英烈网.钟明光.http://www.gzhero.org/show.php?contentid=1639

2. ^ 张自中.红花 黄花 伴英魂—辛亥革命红花岗黄花岗梅州籍九英烈祭.http://www.qxyb.meizhou.net/200502/bkzg01.htm

3. ^ 广州英烈网.温生才.http://www.gzhero.org/show.php?contentid=1638

钟明光,字达权,家世贫苦,竭资求学,后因岁荒弃学,在江西、福建、湖南等地经商。嗣赴南洋,痛内忧外患交迫,投身革命,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南北议和告成,痛惜革命不彻底,深恨袁世凯窃取革命胜利果实,于1913年回国,准备参加讨袁军。到达香港后,得知“二次革命”已失败,遂返回家乡兴宁。因袁世凯下令大肆搜捕革命党人,被迫再赴南洋。1915年回国,在广州参加丘汉苗所领导的暗杀团。时闻广东军阀龙济光及其兄龙觐光支持袁世凯,与日本帝国主义签订卖国的“二十一条”,决定暗杀龙氏兄弟以示儆戒。是年827日,化装成卖水果的小贩,在广州积厚坊用炸弹炸伤龙济光左脚,并炸死卫队17人。当场被捕,次日英勇就义。

http://www.gzhero.org/show.php?contentid=1639

红花 黄花 伴英魂—辛亥革命红花岗

黄花岗梅州籍九英烈祭

□ 张自中

时光又流驰到一年一度的清明节。

在这中华民族祭祀祖先、纪念先烈的传统清明节,人们纷纷踏着料峭春寒,来到墓碑前,献上一束鲜花,点燃一柱香,寄托后辈对他们的深切哀思和无尽的怀想,启迪着后人把生命的火炬代代传递,激励人们继承先烈们的遗志,把历史的车轮推动。此时此刻,我遥望蓝天,不禁心往神驰,浮想联翩,回忆起94年前在辛亥革命的腥风血雨中为推翻清朝封建王朝而英勇捐躯的9位梅州籍烈士:温生才、陈敬岳、钟明光、陈文褒、周增、饶辅庭、陈文友、张学龄、林修明。他们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事迹再次浮现在我的眼前……

温生才,梅县丙村人。他从小受维新思想薰陶,少怀大志,在蕉岭教会学校读书后,到广州投入军队,目睹清政府之腐败,乃洁身引退,远走南洋。1903年后,他先后在马来亚吉隆坡、霹雳等地做工,受孙中山在当地宣传革命的影响,拥护孙中山的革命主张。他于1902年加入同盟会,1911年回国后接受刺杀清廷镇粤将军孚琦的任务。310日,他乘孚琦出席观看飞机表演途经黄花岗之际,向孚琦连投三枚炸弹,炸死其卫兵20多人,孚琦逃走。温生才被卫队包围,不能逃脱,终因弹尽被俘。他赴刑场时大义凛然,昂首挺胸;坚贞不屈,视死如归,时年42岁。

陈敬岳,梅县丙村人。少年时勤奋好学,1904年赴马来亚、新加坡等地教书,在侨居地成为孙中山兴中会的骨干分子。1911年“三·二九”广州黄花岗之役,以陈敬岳为首的同盟会率领30多位华侨参加起义,失败后他又逃至海外。后他接受革命党人刺杀清廷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的任务,首次因炸弹爆炸时间不适时而未获成功;第二次把李准炸成重伤;他因尾随李准,被巡警发现被捕。他被审问时神色自若,即使经受酷刑仍厉声怒斥清廷官吏,坚贞不屈,英勇就义于虎门,时年 42岁。

钟明光,兴宁龙田人,弱冠时曾执教私塾,后弃学从商,辗转奔波,再赴马来亚北叻当矿工,因痛恨清廷腐败而加入同盟会。民国二年(1913年),讨袁军兴,他曾只身回国。又因袁世凯大举捕杀革命党人而重返南洋,继而又返广州参加暗杀袁世凯在粤爪牙龙济光的暗杀团,行动三个月仍未得手。19157月在广州积厚坊炸伤龙济光左足时被捕。当龙济光爪牙以凌迟处死告知他时,钟明光笑曰:“果尔,则龙贼或不免,吾无憾矣。”

1917年,孙中山在修葺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时,专为温生才、陈敬岳、钟明光和林冠慈(惠州客家人)等四人在红花岗建立墓园,由国民党元老邹鲁撰写墓碑,永垂纪念。

节录:http://www.qxyb.meizhou.net/200502/bkzg01.html

惊天动地——红花岗烈士钟明光

“国破家亡,千古英雄千古恨;身歼名在,万年史记万年香。”这副钟明光烈士的自挽联,被收辑在一九八三年重庆出版社《古今联话》一书,发行全国,流芳后世。

钟明光,字达权,是著名的红花岗四烈士之一。一八八一年出生于兴宁县龙田区高陂头日塘村。钟少孤家贫,历尽艰辛,苦读诗书。对风云豪杰传记倍感兴趣,常有诵读拍案叫好的名篇佳作传与他人。少年就读于龙田枫树下钟六如书院时,师生公认明光是“出类拔萃的铁血男儿”。加之身材魁伟,生性豪放,因而里外诸事均能协同处理。自二十岁后,为帮助抚养家人,便执教于村内蒙馆。两年后,因村中人穷地瘦,辗转闽、赣、湘一带小本经商。自此广结知友,同谋救国救民大计。在家经历二十余年,饱受官兵敲诈、凌辱,满怀冤恨,常思反抗,恨无实力。后经同仁为伴,奔走南洋大北沥暗邦作矿工。其时孙中山在南洋各地宣传鼓动革命,明光决心加入同盟会,以“复四千余年之祖国,谋四万万人之幸福”为己任,遂决心投国报效。

一九一三年,明光只身返国。抵港后,义师旧军已覆,新军未组,乃潜回家,恣情山水,寄意吟咏,待机而行。当年重九登神光山句云:“大局重为和谈误,中原多难此登临”。其为国为民的抱负从中可见。

不久,袁世凯通令各省缉捕革命党人,重心是在广东各县,明光只得重渡南洋。此后又得悉袁世凯与日订“二十一条”卖国条款,举国反对,风起云涌。翌年秋,明光便致信家兄老庆转告慈母道:“忠孝不能两全,此亦千古之遗憾,岂独我哉。”此后他暂居香港,待令加入决死一战的“敢死队”。此间常与同人交谈,“堂堂中国,岁岁来朝”,并决心献身“铁血铸成新世界,黄魂恢复旧山河”的壮举。

一九一二年一月一日,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同年二月十五日,南北和议告成。袁世凯篡夺临时大总统后,革命党人成批惨遭荼毒,广州一带流行 “革命成功,革命党人死亡”的歌谣。一九一三年秋,讨袁军事失败。龙济光入粤主政都督,又大批捕杀同盟会员。龙原是云南土司(即少数民族头目),得袁世凯重用招兵五千,驻扎广西,后为坐镇广东,独霸南方入粤盘踞。在港澳同盟会员中的古应芬、朱执信、张民达等,在华侨护国声中几次组织了讨龙“决死队”。自制炸弹,命击龙济光于广州城晏公街的商会门口等处,惜未命中,或因爆炸力小而未伤及。 一九一四年冬,邓仲元(梅县丙村人)奉命讨袁讨龙。负责广东军事,并决心采取暗杀手段,以龙济光为对象,达到“擒贼先擒王”、混乱敌人、振奋民心的目的。通过罗翼群挚友罗刬胡,介绍钟明光给邓仲元,交谈申述重任。在密谋决策中,明光深愤表示:“标准的铁杆奴才,残暴的刽子手龙济光,绝不能再饶恕的了!”后通过五金工人同盟会员罗也制造罐形弹壳,由邓文烈装置炸药。明光领取了炸弹,乔装生果小贩,摆设流动水果摊档,早晚窥伺龙济光行踪。终于一九一五年七月十七日,在广州积厚坊附近,见有四人抬轿一乘过街,前后有武弁数十人持枪捍卫。钟见坐轿者相貌魁梧,扈从甚盛,乃龙济光赴其胞兄龙觐光(时任广惠镇守使)住宅。钟即从容取弹投掷,因龙坐在轿内,仅伤了左足。卫队死者十七人,伤者更多。明光投弹后被捕。次日,龙吏贺文彪以凌迟处死预告之。明光笑曰:“果尔,则龙贼或不免,吾无憾矣!”十八日行刑,多名刽子手先用刀刃剁肉,直至两肺可见,后以火油灌其体,焚之将气绝,方行凌迟刑,后剖腹而裂其尸,惨不忍睹!时年三十有五。

明光刺龙未遂,其成仁壮举轰动全国。数日后,葬入红花岗。出殡时日阴云四布,微雨霏霏,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之变色,围观行人无不为之致哀。一九一七年七月,孙中山先生南来护法开府广州,林森当发起募款修茸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时,并为钟明光等四人建立红花岗烈士墓园,永垂纪念。

(《宁江春雷》之2 http://www.jzxn.com/read.php?tid=47769

陈敬岳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9%88%E6%95%AC%E5%B2%B3

陈敬岳(1867年-1911117日),字接祥,中国广东省嘉应县(今广东省梅州市梅县)人,1908年赴新加坡任华文学校教师,1906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4月加入支那暗杀团。[1]

1911813日,[2]与林冠慈一起刺杀广东水师提督李准,[3]未果。在激战中,林冠慈中弹身亡。陈敬岳被捕,117日遭杀害。现葬于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为红花岗四烈士之一。[2]

注释

1. ^ 燕赵之风与客家志士

http://cn.chinareviewnews.com/doc/55_1161_100107323_1_0911123624.html

2. ^ 2.0 2.1 [辛亥革命前的广州]暗杀清吏

http://www.guangzhou.gov.cn/node_2230/node_2353/node_2358/2002/08/22/102997668618552.shtml

3. ^ 欧安年.革命史迹 - 先烈路的烈士墓地知多少.

http://gzdm.gzmz.gov.cn/content.aspx?Idx=10

燕赵之风与客家志士

节录:http://www.zhgpl.com/doc/1001/0/7/3/100107323.html?coluid=55&kindid=1161&docid=100107323&mdate=0911123624

温生才(18701911),字练生,广东梅县丙村井塘村人。兄弟六人,排行第四。少年失父,由母抚育成人,慈训甚严,且受维新思想熏陶,故深明大义,稍长就有革命从戎之志。早年在邻县镇平(今蕉岭)教会学校读书,后到广州投入军队,因目睹清政府之腐败,乃洁身引退,赴香港,改习机械修理。

1903年,温生才往南洋谋生,先后在新加坡、吉隆坡、霹雳州的暗邦等地做工。时值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南洋宣传革命,对其思想影响很大,常怀救国救民之伟大抱负,愤懑清政府腐败无能的统治,拥护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主张。1907年在霹雳加入中国同盟会1909年在咖啡山组织广益学堂,讨论革命方略。1911(辛亥年),由广东同乡会筹款给他回国。该年春抵广州后,在广九铁路当工人,幷与华侨兴业社及革命党人联系,拟刺杀清水师提督李准。

48日,满洲正蓝旗人、署广州将军孚琦率部前往广州城东燕塘勘旗地,兼阅飞机试飞,回辕途中,经红花岗脚附近,温生才误认他为李准,立即在岗上向其连投三枚炸弹,护卫骑兵被炸死20多人,孚琦未死,温生才即冲向孚琦继续开枪,将其击毙。孚琦的卫兵及附近巡逻兵向温生才袭击。是时革命党人林德中前来接应,但不幸被清兵击中,当场壮烈牺牲。温生才由红花岗后面边战边退,一直退至蟾蜍岗,投出两枚炸弹,炸伤两名清兵,但清兵未退。温生才左冲右突,不能逃脱,终因弹尽援绝,不幸被俘。

  温生才被俘时毫无惧色,大义凛然,昂首挺胸。虽经严刑拷打,仍坚贞不屈,慷慨就义,葬于唐务岗。

  陈敬岳(18671911),字接祥,梅县丙村横石村人。少时好读书,奋发进取,但他厌恶八股文章,不愿参加清朝的科举考试。1908年冬,陈敬岳36岁时往马来半岛,在新加坡霹雳埠(今属马来西亚)一间华文学校任教。那时,义和团运动失败,清政府和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使中国殖民地、半殖民地化加深。陈敬岳处在马米亚这个殖民地,又身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对清廷的腐败统治和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非常愤恨,经常教育学生要反帝救国,常曰:“汉贼不除,满清不覆,中国不强。”他在学校任教时,常阅读“中和堂”出版的《图南日报》,幷结识一批革命志士,参加了联络华侨的团体 “中和堂”。1906年春,孙中山先生到新加坡宣传革命,幷创立中国同盟会分会。陈敬岳深受孙中山先生革命思想影响,经革命党人介绍,加入了中国同盟会,立志投身中国民主革命。

  1911年春,陈敬岳与中国同盟会员王和顺、温德政等,率华侨30余人从新加坡返国参加三月二十九日广州起义(即黄花岗起义)。是役,他率一支敢死队参加围攻清两广总督署的战斗。起义失败后,陈敬岳出走海外。四月,陈敬岳又与王和顺、温德政等人从海外回到香港,加入了支那暗杀团。该团亦称“东方暗杀团”,中国同盟会的暗杀组织,19103月由刘思复、谢英伯等在香港组成。亟谋暗杀清朝督、抚、将军等大员,以推进革命工作。团员共计20余人 (一说12),分担执行和辅助任务。陈敬岳加入支那暗杀团后,旋赴广州,欲刺杀镇压黄花岗起义的刽子手、清水师提督李准,但未成功。

  同年夏,在中国同盟会第二号人物、原黄花岗起义总指挥、伤后余生、逃往香港的黄兴策划下,陈敬岳再次接受执行刺杀李准的任务。闰六月初,他与林冠慈回到广州待命。经过多方侦探,他们得悉是月十九日李准将到广州长堤中法韬美医院探病,决定在中途狙击李准。是日,陈敬岳与林冠慈化装成乞丐,分别行动。陈敬岳在水师提督行台所在地之长堤附近尾随跟踪李准,当他步至大南门口时,闻巨响,知林冠慈已行动,他也携带着装有两枚炸弹的吕宋小木箱,便迅速折入育贤坊至圣庙门前,准备去杀李准,但却为清巡警郑家森所疑,被拦住盘问。陈敬岳正欲将炸弹掷向巡警时,巡警纷至而不幸被捕。

  陈敬岳被捕后,两广总督张鸣岐亲自对其审讯。张鸣岐问:“你和李提督有何仇恨?”陈敬岳义正辞严答曰:“李准镇压革命,我为革命而杀他……”。言时神色自若,铁骨铮铮。后在狱中关押数月,受尽残酷刑讯,他终不屈服,厉声痛斥清政府官吏穷凶极恶,腐败无能。辛亥年九月十七,陈敬岳英勇就义于虎门。

  林冠慈(18831911),广东归善(今惠阳)人,原名冠戎。早年在家务农,后到广州,在基督教会福音船上学习驾驶,受革命思想影响,加入中国同盟会。1910年在香港加入支那暗杀团,谋刺清大吏以壮革命声势。次年闰六月初,他与陈敬岳回到广州待命。经过多方侦探,他们得悉是月十九日李准将到广州长堤中法韬美医院探病,决定在中途狙击李准。是日,林冠慈携带两枚炸弹在怡兴缝衣店门前等候,假装购衣。当李准乘轿至双门底下街缝衣店门口时,林冠慈立即对准李准投掷两枚一磅半的炸弹,李准从轿内滚出,胸部和双手俱重伤,断肋骨两条,未毙命,轿子前后的清兵卫队死伤者20余人。林冠慈则因额部中弹当场牺牲。

1911年11月广东全省光复后,刘思复按孙中山先 生的指示到广州,在东郊永胜寺为林冠慈烈士开追悼会,并为林冠慈烈士的遗体重新装殓,安葬于广州黄花岗。那天到会的全体“支那暗杀团”团员,同盟军政府人 员及各届人士,备极肃穆、热烈、盛大和隆重。1912年(民国元年),陈炯明(时任广州都督)为陈敬岳、温生才(亦为支那暗杀团成员)的遗体,亦移葬于广 州黄花岗上,并举行了一个隆重的改葬礼,参加典礼者逾万人。1918年,参议院议长林森发起募捐, 在四烈士原槁葬处建一合葬墓。1954年修建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时,该墓地也进行了较大的重修。1963年,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节录自: http://baike.baidu.com/view/415397.ht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