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4日星期日

從炭木烤製到機器化 老酒家見證月餅變遷

從炭木烤製到機器化 老酒家見證月餅變遷

转载自中国报

獨家報導:潘慧娟
獨家攝影:謝志明

各式各樣的月餅及公仔餅模型,每個都有數十年歷史。
(怡保2日訊)中秋節是華人的大日子,雖然鳴鳳酒家每年都忙著製作月餅出售,但老板祝慶和每年都會待家家戶戶辦完月餅后,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飯、賞月及拜月亮!

位于布先大街的鳴鳳酒家老板祝慶和說,鳴鳳酒家是父母創立,以前父親教他做月餅的方法,餡料及餅皮都是全手工製作,用炭及木材烤月餅,這種月餅出爐時香味撲鼻,但一定要烤到熟透,否則不耐放。

他指出,現在已將月餅機器化,除了可增加產量,也更衛生,他笑言,“以前是我做牛,現在是機器做牛”。

“我們剛開始售賣的月餅,僅是用普通的油紙包裝,現在的月餅卻採用美觀大方包裝,有的更採取多用途的鐵盒包裝,也間接使到餅價提高。”

他說,回憶起每年中秋節趕工開通宵的日子,雖然很辛苦,卻是他人生中美好的回憶。由于七八十年代,客戶都是在農曆八月十四、五取貨,他需在八月十二開始,一連數天通宵趕工。

暫停生意做月餅

祝慶和展示疑民初時期的“中秋月餅”牌匾,使用的象形字。
他披露,八十年代月餅供不應求時,他甚至暫停酒樓生意,專門製作月餅,當時需提早準備月餅餡料,月餅也不像現在這般,提早兩個月上市,當時月餅的銷售期僅是14天。

他指出,想起當年民眾都是看農曆八月初一,那家店先挂月餅上市招牌,就會一窩峰的搶購,到了中秋節當天,那間店先卸下招牌,就代表月餅已售完了。

他說,由于市面上隨時都可買到月餅,消費者也沒有像往日般期待月餅上市,加上目前月餅銷售期達2個月,導致民眾吃膩了,月餅店並沒有如往常般門庭若市。

他堅持每年都留兩、三盒月餅供自己食用及拜月亮,即使每年都有人要求他出讓,但他都沒有割愛。

他指出,當他看到家好月圓這部連續劇時,荷媽的月餅師傅坐地起價,導致她沒有月餅供應給顧客這幕,他慶幸自己會做月餅,也不曾遇過這種困境。

60年前4粒賣2令吉
月餅價格飆升15倍

祝家自制的秤,已有40多年歷史。
“60年前一盒4粒裝的月餅只需逾2令吉,現在卻飆升至30多令吉一盒,差異逾15倍!”

祝慶和說,月餅的價格調高這么多,主要是材料價格及包裝精美,這也證明大馬的生活水準提高。

他指出,每年中秋,左鄰右舍的小孩都會結伴提燈籠遊行,布先也變得非常熱鬧及洋溢著濃郁的中秋氣氛。

念舊的祝氏說,月餅及公仔餅的模型都是數十年前特別訂做,很多都有三四十年,有的模型甚至用了一甲子,這些模型都是用番石榴、楊桃及柚子樹桐做,所以非常耐用。

值得一提的是,祝慶和擁有個疑是民初時期的“中秋月餅”牌匾,目前已收藏40多年。

此外,祝慶和母親葉珍(95歲)說,丈夫是在新加坡學廚,兩人在婚后返回布先開設酒樓,目前酒樓已從兒子傳給孫子。

她指出,她有2個孩子、9個孫子及13個曾孫,每年中秋都是四代同堂聚在一起吃飯,若所有位于外坡的子孫返齊,整間屋子都會非常熱鬧,雖今年中秋子孫沒有返齊,但仍是四代同堂一起共慶中秋節。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